【阅湖讲坛】走进汉服文化,领略传统东方美!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使礼仪丰满,让习俗传神,使得人们的个人身份,社会地位得以彰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服已经不作为当今人们的日常服饰,但依然承载着汉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与精神。
11月10日,衡水市图书馆举办了“中国汉服文化”活动,《衡水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曹迎春老师与现场读者共赏汉服之美,共品华夏雅韵。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汉服的起源、定义、服饰结构、基本形制特征、文化内涵等,具体分析了汉服与韩服、和服的区别, 使在场读者感受到了汉服的质朴庄严与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华美的汉服里藏着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也承载着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将古典、含蓄、轻盈、飘逸展现地淋漓尽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始于衣冠,达于博远。”我们藉汉服以觅民族文化之根,触摸千年前古人的灵魂。我馆举办本次活动让更多读者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让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