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衡水民俗】第一期:大口井

越来越多民间的东西被淘汰出我们的生活,成为绝响。

保护、记录、发扬还是挽留?

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种文化和生活慢慢的消失。

童年的记忆,以前的日子,大概只能在梦里出现或者从书本上去想像……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演变和传承,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是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的生活,进而在艺术上的创造。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今日起,本馆开设线上“画说衡水民俗”系列连载活动,再现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民俗,追寻那份记忆、追忆那份乡愁。我们选取了民俗画画家刘现辉的绘画作品,由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邵宝明先生为其解说。这些形象鲜明的绘画、生动详实的语言,会让您不知不觉地沉浸到那遥远的记忆中。一起来感受吧!

关于民俗画

民俗画又称风俗画,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是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的生活,进而在艺术上的创新创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品种,20世纪初在中国出现,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进行创作,具有生动幽默的艺术特点以及认识、教育和审美等社会功能。刘现辉把民俗画和漫画艺术进行巧妙的融合创新,以精湛的笔法、细腻的情思、传神的匠心,创作推出了独树一帜的“童年那些事儿”系列民俗漫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前北方乡村的生活图景,展现了健康向上、勤劳淳朴的民俗风尚,为人们留下关于一个时代的纯真记忆。

这些民俗绘画作品描写勾画了农村生活的美,是成年对童年的一场人生对话,蕴含着生活的真情与哲理。中国画主张以形写神、情景交融,这些民俗漫画虽与传统中国画不同,但很好吸收发扬了中国画的优点,每一幅作品都灌注着一种感动、一种深情,有情感、有精神、有灵魂,这是它们不同于一般漫画、连环画的特有品格,也是得到各年龄段人们认可和喜爱的根本原因。


【画说衡水民俗】第一期:大口井

图片1.png

在冀中平原一带,老辈就流传着:“是村就有庙,有人就有井”的说法。井,是人们生存的必备。古代农村的井叫作义井,缘自修井的钱都来自大伙儿的义捐,有的是富户自愿多出,贫穷户少摊。自汉代起许多井建有井栏,唐宋以后井栏上面大多刻有修井经过和捐资人姓名。由此可知那时农村的井都不是用国库的帑银修建的。

旧时修井选好位置后,根据井底的大小做一个圆形的空心大木盘作为托着井砖的底盘,底盘选用现刨的柳木做,叫活柳木。因为这个盘最终要沉到井的最底下,柳木韧性好,湿柳木在水下可多年不腐。摆好木盘后便开始把木盘圈内的土一层层挖出,随着木盘的下沉,一层层在木盘上码砖,随下降随码砖,边码边逐步向内收缩,最后形成下大上小的井筒。初挖土时用筐把土提出井外,见到泥水后改用滑车系上水斗往上拉。有经验的挖井把式知道哪一层土泉眼多、出水旺,挖多深由把式决定。那时地下水位高,没有什么地下水漏斗之说,一般井深在十五米左右,因是浅层水,打的井多是苦水或半苦水,甜水井很少。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打井的技术有了提高,开始用铁锥打井,井深能达四十米左右,可够到甜水层。打铁锥井须先搭起井架,吊装上可用人蹬的大转轮,轮下连接铁锥,打到甜水层后下上用木条拼成的圆筒,筒的下半截裹上鬃(为防泥沙淤管),接近地面部分仍采用大口井筒。从此,部分农村基本上告别了吃苦水的历史。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衡水地区各县成立了打井公司,打井作业用上了机器和钻杆。如今的农民,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供水的井也早已被小口的钢管井取代,相传了多少辈人的大口井,最终结束。

刘现辉简介

刘现辉,民俗画家、漫画家。原籍河北赵县,现居衡水市。专注于童年记忆、民俗风情题材绘画。作品有“童年记忆”系列、“童年日记"系列、“漫画笑看人生百态”系列、“典故传说”系列等。在长城网开设《画说民俗》《漫画百态》专栏。为各地方志、著名作家作品配图。现专职于搜集挖掘整理各地民俗画创作。曾游历祖国及世界各地,深刻领悟到民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根源。

注:刘现辉画、邵宝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