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衡水民俗】第二期:担水

图片2.png

没有自来水之前,农村吃用水都得从大口井里担,取水工具因用途不同而异,浇菜园用的是辘轳和水斗,吃的水多用扁担挑。

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几乎见不到铁桶,挑水的工具都是木头筲,筲由柏木做成。由于北方气候干燥,别的木板干湿收缩比大,容易漏水,柏木质地坚硬、收缩量小且提水时与井沿磕碰不易破损,所以是做筲的绝佳选材。筲为圆形,外部有上中下三道铁箍,口部有一莲瓣形铁提手叫筲梁。筲虽用材和做工讲究,但论使用寿命远不如陶器,故体弱的人和健壮的人斗嘴时常用“破罐子能熬过柏木筲”作比喻。

挑水的扁担很多地方叫“担长”,意为缸里的水担就涨;另一说叫:“担丈”,指扁担加上两头扁担钩的长度为一市丈(约合3.3米)。北方的扁担多取材于国槐,槐木质硬韧性好,担上水后有颤力,不死压肩膀,会担水的人迈步时能与扁担的颤动合拍,这样担着百来斤重的两筲水走二三里路并不觉很累。从井内提水也要有技巧,熟练的人用扁担钩挂着筲下到近水面时,轻摇扁担借木筲摆动的角度向下一扎,木筲口斜插入水,随即一提一撴,筲中水满,倒手上提,筲近井口,用胳膊肘一 ,满满一筲水便放到了井台上。遇到担水的多,水位下降,扁担够不到水面时,还需在扁担钩上加一段绳套,这个绳套叫“搭绳”。初学担水的人不会摆筲就用一根一头带铁钩的粗麻绳提水,此绳叫井绳。农村比喻不着调的事时所说“拿着长虫当井绳”即指此物。

俱往矣,如今挂在嘴边的“重担在肩”、“肩上担子不轻”,也只是说说,难得能有亲身体会担水了。

刘现辉简介:

民俗画家、漫画家。原籍河北赵县,现居衡水市。专注于童年记忆、民俗风情题材绘画。作品有“童年记忆”系列、“童年日记"系列、“漫画笑看人生百态”系列、“典故传说”系列等。在长城网开设《画说民俗》《漫画百态》专栏。为各地方志、著名作家作品配图。现专职于搜集挖掘整理各地民俗画创作。曾游历世界各地,深刻领悟到民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根源!

注:刘现辉画、邵宝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