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衡水民俗】第四期:浇地

微信图片_20200319093836.jpg

过去,人们说到农用耕地,一般说有多少亩旱地、有多少亩水浇地。水浇地就是可以利用灌溉系统浇水的耕地。旱地就是没有水源,靠天吃饭的耕地。

石津干渠是我省中南部平原最早建成的水利灌溉系统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通水。那时的水利设施非常简陋薄弱,每逢放水浇地时需动用大量劳力,不但要有人来回巡视护渠、叠岗围埝,还得有人把不平整的畦取高垫洼。尽管如此严防死守,还是不断崩渠跑口子。到了晚上黑沉沉的田野上只有几盏桅灯照明,浇地的人们经常是顾此失彼,一个个浑身沾泥带水,非常辛苦。

到八十年代初,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桥、涵、闸、洞得到增建与完善,各块方田打了机井。当时在广袤的平原上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机井屋”犹如棋子一般散落着,真可谓星罗棋布。从此,形成了渠、井水利双配套,浇地的劳动强度大为降低,白天每个地块一两个人管着看看畦口即可,晚上为防意外有时也增加俩三人,照明也把像鬼火似的桅灯全换成了手电筒,原先非常辛苦的差事成了轻松活。

用水浇地每年多为两季,常在春天麦苗返青后和秋天冬小麦播种前。遇到旱年,小麦灌浆期和玉米抽穗时再各加浇一水。春秋时节晚上浇地时前者寒气未尽、后者凉意加深,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夜间浇地带上瓶酒、装兜花生用来驱寒成了好饮者的必备。世间喝酒者难以计数,但野饮者未必几许,尤其是不为野饮而野饮的夜间浇地人,在渠坡上席地而坐,头顶上满天繁星,背后一渠流水,远处几道手电光时明时灭,几个人手把瓶子轮流喝上几大口,倒也提神壮气。那时谁也没有“多少往事,注上心头”的联想,只觉深夜中那正浇着水的庄稼能给人一种别无牵挂的轻松。

而今许多村庄已开始搞喷灌试验区,用不了多久一种全新的农田灌溉模式将取代人工浇地,最初浇地的那一代人日渐老去,也许,只有不变的黄土地还会记得他们。

刘现辉简介:

民俗画家、漫画家。原籍河北赵县,现居衡水市。专注于童年记忆、民俗风情题材绘画。作品有“童年记忆”系列、“童年日记"系列、“漫画笑看人生百态”系列、“典故传说”系列等。在长城网开设《画说民俗》《漫画百态》专栏。为各地方志、著名作家作品配图。现专职于搜集挖掘整理各地民俗画创作。曾游历世界各地,深刻领悟到民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根源!

注:刘现辉画、邵宝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