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儒乡文脉——小瓶子里的大世界》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蓝图已绘,心向诗和远方,即将神州春色,满目繁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冀文化”的发源地,衡水孕育了一代大儒董仲舒、经学大师孔颖达、边塞诗人高适等无数英杰俊贤,思想大家、科技学者、文史巨匠、帝王将相不绝于史。武强年画、衡水内画、侯店毛笔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沉淀了多元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雄浑厚重的风物遗存,承载着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让衡水成为重要的旅游阵地的同时也将衡水文化传送到世界各地。为了进一步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宣扬延续地方文脉,衡水市图书馆特打造【文旅融合】文化活动版块,通过《诗和远方》、《儒乡文脉》向社会传送大儒之乡衡水的文化魅力及风情。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领略大儒之乡的文脉传承,共同描绘诗和远方的蓝图。

衡水内画

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内画几大流派中,其中尤以冀派内画、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目前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河北衡水,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之乡"。内画,又称内画鼻烟壶,是中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与高度透明玻璃的炼制、掏膛技术的成功是分不开的。2008年6月7日,内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朝万历九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以贡品形式将鼻烟传入中国。鼻烟是将烟草精工泡制并混入香草、香料花露研制成赫黄色粉末,有“提神醒脑、消寒辟疫”之功效。早期鼻烟壶多为金属鼻烟盒和玻璃瓶,后来发展到游牧民族使用的扁形背壶。1696年,极好鼻烟的康熙帝设立了我国第一个玻璃工厂,专门制作玻璃鼻烟壶,赏赐给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鼻烟壶成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乾隆末年,诞生了内画鼻烟壶。嘉庆、道光年间,鼻烟壶广泛流传,人们以欣赏鼻烟壶为时尚,现如今使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艺术品流传至今并长盛不衰。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内画鼻烟壶,它使鼻烟壶工艺达到“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效果,被世界称为鬼斧神工的艺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文化瑰宝”,在这一频一出寸间,在内画师们精心绘制下,内画鼻烟壶成为了美轮美奂的工艺品和收藏品。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鼻烟壶协会主席根据地域风格不同把鼻烟壶分为了京、鲁、冀、粤四大流派。京派内画古朴淳厚、色彩典雅,鲁派内画粗狂豪迈、线条流畅,粤派内画装饰华贵、色彩艳丽,冀派内画意义深邃,声画并茂。四大流派各有特色,而又相辅相成。   

微信图片_20200330143559.png

中国美术工艺大师王习三先生就是在京派的基础上创立了冀派,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 ,是京派老艺人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叶菶祺的第一位外姓弟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王习三熟练掌握了“叶派”内画技法后,把国画的皴、擦、染、点、勾等技法引入内画,还将国画工笔“撕毛法”引入鼻烟壶。“文革”时期,王习三被遣返回原籍河北省阜城县杨庄,在这里播下“冀派内画”的种子。

微信图片_20200330143718.png

(王习三作品)

微信图片_20200330143856.png

(王习三作品)

冀派内画的风格可概括为: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其中较为典型的风格特征是创新,无论在花色瓶种、海外影响、从业人员、题材、裁体方面都有所创新。从绘画工具到绘画技法及绘画形式有三项创新:金属杆勾毛笔、油彩内画和系列烟壶。2006年6月,王习三创建的衡水内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目前,冀派从事内画及相关行业的人员达4万多人,年产值近10亿元,已发展成为河北省最具实力的文化产业。

微信图片_20200330144053.png

(王自勇作品《归牧图》)

微信图片_20200330144240(1).png

(王自勇作品《父亲的历程》

微信图片_20200330144610.png

(王自勇《踏雪寻梅》)

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人们与之相适应的精神需求也更加广泛,审美鉴赏力与日俱增,而传统内画造型以鼻烟壶为主要载体,设计与市场已不能满足更多人们的需求,衡水内画多元化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衡水众多内画艺人的努力下,内画也出现了新的载体。水晶球、屏风、酒具、笔筒等异形内画载体应运而生,使内画的表现力更加多元化,进一步推进了传统内画艺术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00330144756.png

微信图片_20200330145128(1).png

微信图片_20200330144812.png

近年来,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画艺术,王习三先生在其子王自勇的协助下创办了衡水习三内画艺术培训学校、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及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

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位于衡水市桃城区,为艺术类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外观造型仿鼻烟壶形状,设计独特,建筑面积1732平方米,共分为4层:一层主要展览冀派内画当代艺术品及其他工艺美术品;二层以详实的文字和实物展示了内画鼻烟壶产生和发展历程;三楼为综合展厅;四楼是会议室。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汇集了王习三大师收藏的古今中外鼻烟壶精品近千件,琳琅满目的内画艺术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开馆以来,王习三、王自勇父子免费在这里定期举办内画沙龙,国画、书法、摄影艺术展览,每年还举办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成为展示内画艺术的载体,活跃中华文化的平台。是河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衡水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

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石家庄民间工艺博物馆是石家庄市人民影院和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历时4年在影院原址上建成的一个集挖掘、收藏、传承、展销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博物馆。以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命名。该博物馆共分八层,脱胎于省会最古老的电影院人民影院。一楼的共享大厅内,笔筒、屏风、花瓶、水晶球等形态各异的内画艺术精品琳琅满目。二层则集中展示内画艺术,从烟具、烟料,到鼻烟壶的种类都有详细介绍,还有大量的鼻烟壶藏品。

除了内画,该博物馆三楼设置的石家庄民间工艺博物馆和河北工艺美术精品厅,还汇聚了石家庄和河北的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曲阳石雕、易水砚、唐山皮影、邯郸黑陶等。这些展品是河北省众多民间工艺大师的精品力作,代表了全省民间工艺的最高水准,反映了河北省深厚的文化根基。

博物馆还常年设有机动展厅,将不断引进和举办全国各地优秀的民间艺术巡展。

在石家庄的中山西路,这座并不怎么引人注目的建筑,习三内画博物馆就这样“隐于市”。闹中取静的它怡然自得,静对门前熙攘人流,承载悠久民间艺术。走进博物馆,琴声悠扬、装饰精良、布置典雅,可谓一物寄一情,处处有匠心。流连于楼层之间,领略着各具特色的艺术风采,仿佛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内画工艺和河北民间工艺美术课。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民族民间文化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本土文化受到国际化的严重影响,有的在客观上已经消亡,或正面临着消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看到,在任何时代,本土文化都是在国际交流中发展的,民族性与本土文化遗产才是作为灵魂、作为根基在世界交流中不断生成新的枝叶,撒向世界。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